编者按:近日,从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江西省高校统战品牌项目的公示》获悉,东华理工大学报送的《推进“双示范”工程,打造党外优秀代表人物群雕》获批“共识”品牌项目,彰显出学校打好“育才、储才、用才”组合拳,构建新的统战工作格局,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显著成效,成为江西省高校统战系统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大江网、江西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原文如下:
东华理工大学:打好“组合拳” 共绘“同心圆”
近日,从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江西省高校统战品牌项目的公示》获悉,东华理工大学报送的《推进“双示范”工程,打造党外优秀代表人物群雕》获批“共识”品牌项目,彰显出学校打好“育才、储才、用才”组合拳,构建新的统战工作格局,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显著成效,成为江西省高校统战系统的一张靓丽名片。
育才·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底盘
“这真是一场思想碰撞的交流会,让我们既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又能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更是增进了政治认同、凝聚了政治共识。”前不久,东华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优秀代表在革命老区重庆市来了一场思想交流的圆桌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思想碰撞。“这样的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场场都有收获”,九三学社社员、90后青年博士邓轲如是说。
听党史、上党课、表初心……这样的主题活动,学校党委统战部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他们的足迹遍布瑞金、井冈山、嘉兴、重庆等革命老区,活动主题多样,如永远跟党走、乡村振兴看江西、献礼建党100年等。“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更是一次崭新的出发。”行程中,成员常有这样感慨。
“用才之基在储才,储才之要在育才。”学校党委书记范小林表示,“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对于‘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党外优秀人才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提拔。”据介绍,学校自2017年起打造统战“双示范”品牌工程,发挥“业务示范、人格示范”的双重示范作用,一方面宣扬“人格示范”,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加强师德师风、职业和学术规范教育,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另一方面,推动“业务示范”,加强党外后备人才培养和锻炼,做好党外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助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外干部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在“双示范”工程带动引领下,学校党外优秀代表人士涌现出一批业务能手和带头人。有二十九年磨一剑、勇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学科带头人汤彬教授,有优秀留学归国人员陈焕文教授,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扎根边疆潜心科研十余载的“戈壁红柳”周义朋教授……由党外优秀代表人士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30余项,多次获评“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西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他们以骄人业绩和感人事迹教育感染学生,涵养师生“对国家讲奉献、对社会讲担当、对人民讲情义”的独特情怀,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贡献强劲“核动力”。
储才·构筑党外人才“蓄水池”
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长期交往中,校党委统战部部长张立亭感触最深的是,要交好朋友,就要开展系统扎实、有温度的统战工作。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雪中送炭,更体现在细致工作和日常关怀中,“从开会时的一杯热茶,到协助整理各类表格,再到节日时的次次问候,点滴积累,最终引发质变。”
为蓄好党外干部队伍“一池活水”,学校统战工作开展有个“123”工作法宝。“1”是突出制度保障,打造一支队伍。学校出台并实施《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构建起“校党委-统战部-基层党组织”三级协作网络,越来越多的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被团结起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统战团体凝聚力向心力也日趋增强,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也更为明显。
“2”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两项责任。聚人心,各级党委和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领导干部带头联谊交友,全面落实构建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责任。出人物,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人格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重视发现储备,各级党组织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积极协助民主党派物色吸纳政治坚定、代表性强、品行良好的优秀人才。
“3”是借助三个平台,锤炼过硬队伍。学校统战部、组织部和人事处协同,将党外人才工作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构建良性梯次结构,为党外干部队伍蓄好“一池活水”。同时借助学校党委党校平台、岗前培训平台和思政课平台,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干部及新入职员工和学生讲授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意识形态政策,让更多的人了解统战、支持统战、参与统战。定期召开党外人才工作联席会,统筹党内外人才资源配置,定期分析人才状况,构建良性梯次结构,细化政策举措。
用才·共绘最美“同心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党派人士陈焕文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昼夜奋战,争分夺秒地把实验室搬上抗疫第一线,研制出无痛无创、无需任何样品预处理、单个样本检测仅需3分钟的新冠肺炎快速检测手段,为战“疫”提供“硬核”支撑。
2020年7月,江西防汛进入战时状态,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受强降雨影响,堤坝内的蚁穴造成的管涌等险情不断。民革党员查文华教授及其团队冲上抗洪一线开展现场土性监测和取样,有效避免堤坝“带病抗洪”,为筑牢沿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重要的核燃料,铀矿难找尤其是定量难,在业内是个公认的事实。无党派人士汤彬教授从满头青丝到两鬓雪霜,攻克了铀矿勘探从定性到定量的诸多难题,只为甩掉“贫铀国”帽子,实现祖国铀矿勘探技术自主创新。
……
“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就要跟进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要汇聚到哪里。”校长孙占学介绍,学校统战工作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方面,强化价值观引导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广大统战成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担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另一方面,引导广大统战成员主动肩负起推动改革、引领创新的使命责任,在“十四五”中带头凝练攻关方向,着力攻克国家和地方亟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提升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水平贡献良策和智慧。
学校先后出台《支持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参政议政的实施办法》《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参政议政成果认定办法》,搭建党派建言平台,为党外人士立足岗位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学校“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搭桥铺路,实现建言献策主体从“个体户”向“集团军”,建言献策成果从“有”向“优”的转变,累计形成百余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和建言献策成果。
这些关注社情民意的调研报告大量为全国政协、江西省政协、党派中央等采用和奖励,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刘光萍提出的《后疫情形势下在线教育的几点建议》,民盟盟员张再芝提出的《科学优化交通安全管理还有很大空间》相继被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采用。大家纷纷表示,“有阵地、有制度、有支持,还开辟了建言献策‘直通车’,我们自然都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学校新的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不断涌现,产生了典型带动‘链式反应’,一大批年轻的党外知识分子开始在学术上崭露头角,人格上彰显魅力。”谈及今后的统战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刘紫春充满信心,“统战团体凝聚力日趋增强,同心共进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这必将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学校建设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文/朱天星 孙海蓉)
编辑:陶小娜 审核:陈晶晶